转同学《一个地方叫马兰》的观后感。马兰二代同样继承了父母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把马兰精神发扬光大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这几年,真是看了不少宣传马兰,宣传马兰人,宣传“马兰精神”,宣传“两弹一星精神”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和不少各种文学、文艺作品。自有微信以来,内容就更丰富了,脑海里无形当中有了一个“马兰文学”的感觉。
打小随父母在马兰生活了近20年,后来又入伍在原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一直到退休。每当看到这些内容作品,总是感到格外亲切,随之也会让我打开记忆的闸门,把我带回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今晚8:30,中央8台就要开始播放29集电视连续剧“有一个地方叫马兰”。
电视剧以虚构基地保障部长何玉山、工兵团长徐运征、研究室主任项怀瑾等人物为主线,讲述了马兰基地当时在那里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由此发生的传奇经历、奉献牺牲和情感故事,她反映出了我们父辈“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正是他们那代人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那里爆炸成功,共和国才不断发展强盛起来,才能傲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历史的丰碑上永远镌刻他们那代人的丰功伟绩!
我知道,这个电视剧的真正原型是我们的父辈,每个故事都发生在他们身上,父辈的创业和奋斗是这个电视剧真正的源泉。让父辈的红色基因、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在我们、我们的子子孙孙后代中永远传承、发扬、光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电视剧中虚构的儿童何建国、何建军、丽萨等等……他们的原型实际上就是我们这些真正的“马兰二代”。剧中的每一个情节,构成的一个个惊心动魄又令人感动的小故事,反映了当时我们在那里的实际情况,我们都是见证人,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这代人,小小年纪随父母走进戈壁大漠、天山脚下“核”基地“马兰”。住地窖、喝苦水、吃窝头……我们没见过高楼大厦,没坐过公共汽车,没进过敞亮的教室,没有人接送上下学.…我们是不幸的,可是,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在我们接受的全部教育中,在我们的人生起点,艰苦的环境和条件,给我们打下了不拒困难、勇于奋斗的牢固基础,还有一种更重要、更珍贵、更闪光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父辈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响,给我们后来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想像的精神作用。
2016年8月,我们马兰七五届同学回马兰,时任基地党委书记、政委孔令才将军动情的对我们大家说:“你们的父辈,默默无闻、隐姓埋名在马兰基地无私奉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永远宣传、光大他们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你们马兰二代是做出了牺牲的,同样,是奉献的一代,你们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是马兰精神继承人”。马兰基地第一任司令张蕴钰伯伯,在他老人家著的“出征路”一书中,对我们这代人他这样写到:“新中国需要另起一行书写的辉煌历史,在选择了他们父辈的同时,也选择了他们,他们将成为第二代值得骄傲的马兰人”。作为“马兰二代”,我真的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个电视剧的主编是白石,白石大哥是我们马兰二代的杰出代表,在宣传马兰、马兰人、“马兰精神”,他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他作词的歌曲“怀念马兰”,唱响大江南北。他大力支持由河北省出版社出版的书“大漠深处的马兰童年”,由白石大哥作序,受到了广泛好评。他带领一支团队到马兰基地演出交响乐“马兰颂”,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和赞誉。在就是由他主编的电视剧“有一个地方叫马兰”。今晚8.30在中央八台就要播出,我们和白石大哥在一起也特别高兴,庆祝、祝贺白石大哥!!感谢白石大哥!!
有一朵炽烈的云叫“蘑菇云”;
有一片神秘的泊叫“罗布泊”;
有一条干苦的河叫“孔雀河”;
有一棵不朽的树叫“胡杨树”;
有一株扎手的草叫“骆驼草”;
有一块斑斓的石叫“戈壁石”;
有一枝高傲的花叫“雪莲花”;
有一种贫瘠的沟叫“黄羊沟”;
有一首难忘的歌叫“怀念马兰”
有一场震撼的音乐会叫“马兰颂”;
有一本传奇的书叫“大漠深处的马兰童年”;
………
有一座山叫红山;
有一个地方叫马兰!!
我们都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马兰.一罗布泊爆炸成功!“核”事业在那里起步、成长、发展!
我们也知道: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核武器是人制造的,人一定能消灭核武器。总有一天,“核”将不在是灾难和恐怖,它给人类只能带来发展和进步!
我坚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一定会有“马兰”的名字。他的经纬度,在马兰人的心中,永远是“8023”。
我也坚信:若干年后,那时人们会像我们今天登万里长城,站在峰火台上,晀望远方,回忆那段古老史诗一样,人们也会不远万里去那里,去罗布泊,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铁塔下,他们一定不会忘记,他们也一定会说:“有一个地方叫马兰”!!
马兰二代 张春晖
2019.3.10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