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里面的红岸基地原型[图]

偶然在铁血看到了一个关于中国反导雷达的照片,位于河北宣化黄羊山,于是打开地图搜索了一下,居然很快就找到,仔细一看,则个地方真的很像《三体》里面的红岸基地:在一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山上,凿出了一个雷达阵地,通向这个基地只有一条4个肘子弯的山路。雷达阵地右侧是工作人员的休息区,而在雷达背后,预计就是控制室。雷达前方的空地很大,降落一架直5完全没有问题。这和《三体》的描述真的很类似了,差别在于雷达的地理位置、雷达的制式和一些细节。


51

阵地鸟瞰

52

拉近可以看到雷达前方有些车辙印记

53

巨大的雷达天线

54

工作人员宿舍(?)

55

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

56

《三体》中的红岸基地

 

原文引用(来自超级大本营论坛)

我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研制的7010型相控阵超远程导弹预警雷达,其平面阵列天线宽达40米,高20米。

1970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研制超远程预警雷 达,并命名为7010雷达。7010雷达的发射机采用4只大功率多腔速调管,总峰值功率为10 兆瓦,平均功率为200千瓦,电扫描天线阵面为20米X40米,馈电单元8976个,在方位 120度和仰角2-80度空域内进行边搜索边跟踪,可连续跟踪多批目标,配备了大中小型计 算机对全站实时控制,处理和计算。采用了脉冲压缩,反副瓣,变极化等反干扰措施,对一`些关键器件,分机采用双工冗余技术,配有全机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和故障显示系统。1972 年开始小面阵天线设备的安装架设和联调。雷达设置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坡上,经过几年 的努力在国庆25周年前夕,观察到外空目标。
1976年进行全面阵天线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转。1977年以后7010雷达多次完成中 国导弹,卫星观测任务。
对1979年美国天空实验室陨落和1983年苏联宇宙1402号核动力残骸的陨落,进行了 连续跟踪,并准确预报出陨落时间和地点,引起世界各国关注。他的研制成功,标志中国雷`达技术达到一个新水平。

来自网络的一些旧图:

57

资料图:7010雷达服役时的照片

58

网友制作的7010雷达结构图

延伸阅读(来自超级大本营论坛)
申仲义
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宛平县(现北京市丰台区)辛庄村,雷达技术专家。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三局通信材料厂实验室主任、晋西北军区司令部三科工程师。1944年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1945年在延安制造出小型报话机。建国后,任南京雷达厂厂长。1959年赴苏联学习。同年回国。后历任雷达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十研究院院长、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是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50年代起,国外就发展了弹道导弹武器等。我国为了积极防御,能探测几千里以外的入侵目标,必须研制超远程的预警、跟踪雷达,对外空目标的探测、跟踪,建立弹道导弹预警(空间监视)系统、防御系统。
1958年提出研制超远程雷达。申仲义担起了这一十分艰巨的任务。他带领14所工程技术人员从预先研究开始,在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后才进入工程设计阶段。
1959年他组织研制一部110模拟试验雷达,首次收到了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的较强回波,取得了观测外空目标的初步成果。
1965年到1970年又开展了卡塞格伦式单脉冲天线、脉冲压缩、脉冲多卜勒测速、参量放大器、先进计算机的应用、大型天线结构及转台的研究。上述各种新技术的突破,为研制超远程110跟踪雷达作了前期工程准备,进入了工程实施阶段。
1977年,我国第一部超远程跟踪雷达装备了部队。它能在2000多公里以外跟踪非合作的外空目标,在我国发射洲际火箭、卫星等工程中多次执行了跟踪测量国外的外空目标的任务。110雷达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这种大型雷达的国家。
1964年,申仲义为了研制超远程预警雷达,阅读了许多国外资料并反复同14所的副总工程师和青年技术人员研讨,开始研制技术先进的相控阵体制雷达,执行预警任务。这种雷达是采用固定式的平面阵天线,用电扫描使天线波束能上下左右不间断地搜索3000公里以外的外空多目标,这样,在一定的方向上形成一把“扇子”可以执行预警和空间监视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研工作,1970年,中央军委正式下达相控阵预警雷达研制任务(即7010工程)。此时,由于 “文化大革命”中申仲义已被迫“靠边”,但前几年已有了预研成果,突破了一部分关键技术,所以7010雷达初步具备了工程设计的条件,但急于求成研制的这一雷达在质量上存在不少问题。
1972年,申仲义恢复工作后,即到7010工程基地抓产品质量整顿,连续几个春节都在条件艰苦的工程基地度过。
1975年9月,7010雷达经初步试验,第一次观察到了外空目标。1977年,这部雷达全部试制成功,我国在相控阵雷达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继美苏之后成为第三个拥有相控阵预警雷达的国家。 上述超远程跟踪雷达和相控阵预警雷达在执行外空目标观测任务中,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是1979年6月21日至7月11日对美国“天空实验室”和1983年1月到2月对苏联失控核动力卫星“宇宙—1402”号陨落过程的跟踪和落点预报。当时新华社公开播出我国观测到的这一消息,引起了各国的轰动。
70年代,国外低空战略、战术入侵武器发展较快,用常规体制雷达就难于提早发现目标,为此,国外一些国家也在大力发展超视距体制雷达。申仲义看到该体制雷达发展的趋势,从70年代初积极建议并研制了超视距体制试验雷达——112—1。这一雷达采用了脉冲多普勒技术,相控阵电扫接收天线,主振放大发射、高中频大动态接收,线性调频脉冲压缩等技术。1982年12月首次观察到距站900—1450公里(超视距)范围内的国内民航班机。这种试验雷达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研制战略、战术超视距体制雷达奠定了技术基础。
申仲义领导科研工作,计划规划雷达产品的研制能远近结合,有远见卓识。研究决策既有当前的任务,又有长远的方向。他常说雷达产品的研制要有吃的、看的、想的。所谓吃的,就是指当前成熟设计产品,在二三年内进行批量生产的。所谓看的,是指理论上虽已成熟,但设计中尚不成熟的产品,要集中力量突破若干关键技术的产品,是五六年后才投入生产的产品。所谓想的,是指理论上尚有若干方面不清楚,需先进行若干专题研究,弄通理论和实践,并据以制订总体方案并突破方案中的关键技术,使之赶上先进水平,约在八九年后才能投入生产的产品。他认为在这方面投入的力量大致是:吃的45%,看的35%,想的20%。同时,申仲义治学严谨,对科研实践坚持科学的态度,在14所已成为一种作风,影响极深。他主持研制的所有项目(各种雷达)都要求做到:①资料收集和消化要深透,起点要高;②方案论证要几上几下,要论透彻;③试验严格,要有可靠数据,要有真正成果;④研制分机多次反复,整机要一次成功。申仲义的善于决策和对研究实践的科学态度,为14研究所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申仲义在科研领导管理工作中坚决贯彻《科研十四条》。196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家科委党组和中国科学院党组上报请示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及聂荣臻向中央的报告。这是当时指导自然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同志称之为“科学宪法”。申仲义和14研究所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抓住“提供科研成果,培养研究人才是研究机构的根本任务”这一中心全面落实《科研十四条》。在贯彻《科研十四条》的几年时间,所里的技术人员称赞“14所出现了科学的春天”,科研硕果累累,人才迅速成长。1964年,军委副主席、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了解到14所的情况后,决定在该所召开贯彻《科研十四条》的南京现场会。现场会由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主持,国防科委所属的研究院、所、基地及各军兵种、中国科学院的代表等600多人参加了会议。申仲义向到会代表作了报告,受到代表的欢迎。会议期间,刘伯承元帅接见了到会代表和14所的职工代表。这次会议成为14所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相关信息:

  1. 探访中国反导预警雷达遗址:墙壁已经斑驳 曾被写进《三体》
  2. 冷战印记:我的家乡河北宣化7010相控阵面雷达遗址【更新版】
  3.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细数我军的“特种装备“
  4. 《三体》中震撼的技术和瞬间
  5. 《三体》的宇宙:很震撼
  6.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图]
  7. 四维空间
  8. 引力波
  9. 中微子
  10. 墨西哥理论物理学家:Miguel Alcubierre
  11. 物理学家称曲率驱动或可实现10倍光速飞行
  12. “星云奖”揭晓刘慈欣《三体》获金奖
  13. 碾碎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三体》系列
  14. 来给大刘的《三体》系列选个角,圣母程心不好找啊
  15. 《三体》电影化概念图已出
  16. 三体吧
  17. 半人马座α
  18. 刘慈欣

《三体》里面的红岸基地原型[图]》有1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